
人事处线下“一窗式”服务问题反馈单(三)
——走访建工学院(2018.4.25)
建工学院现场办公问题梳理 |
|||
序号 |
问题 |
回复 |
责任处室 |
1 |
今年学校对的学院考核当中增加了人事人才的相关内容,如何做好相关工作、准备相应材料,以便学院更好达成考核目标? |
人事处会做好考核相关内容材料填报的,学院做好材料补充和核对即可,大部分数据统计都由人事处完成。 |
师资科 |
2 |
对于拟引进但尚未拿到毕业证的博士,能否签订相应的意向协议,以为学院和人才提供相互的约束与保障? |
人才引进意向协议对提高我校引进人才报到率有积极意义。人事处将与学院、法规处、学校法律顾问一起讨论人才引进意向协议的具体操作,改善人才引进工作。 |
人才办 |
3 |
建筑专业由于专业的特殊性,博士数量少、专业职称也难评,能否对于建筑专业的引进人才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? |
目前,《温州大学人才引进与聘任实施办法》(2018年版)正在征求意见阶段,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提出的建议。人事处会结合教师的意见、根据学科差异、业绩水平等综合因素合理设置引进待遇和工作目标,做到一人一议。 |
人才办 |
4 |
学校的职称评审难度较高,职数较少,感觉机会渺茫。 |
1.学校高级职数比例本身已经超过省定比例,如果按照现行省市规定,我校可评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数极为有限。经与温州市人社局沟通,在市各级部门支持下,我校为三年评聘规划争取了宝贵的可评聘数:2017年年度的规划正高级14(实聘13)副高级24(实聘21),2018可评聘正高级15副高级25人。 2.我校结合前期评聘经验和广大教师意见修订完善并于2017年颁布了新的职称评聘文件,降低了职称评聘准入门槛,明确分类分层评价体系,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更为科学、合理的职称评聘通道,希望大家结合自身发展特点,选择合适的类型积极申报。 |
师资科 |
5 |
本人16年从其他事业单位考入温大,当年拿到中级工程师证书但因工作调整未能在原单位评中级职称,但到了温大该证书也不能作为中级职称评审依据,为什么? |
工程技术人员是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师资类型,根据省市相关文件规定,高校教师岗位和职称系列需严格对应,专任教师需要按照教师相关系列实施评聘,原工程师系列需根据我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例要求进行转评,只要条件满足,转评相对竞争压力小点;此外,若原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未获原单位聘任,则更无法获证具有中级职称任职经历。 |
师资科 |
6 |
下一次职员制是什么时候? |
本次是职员制试点工作,结束后将评估效果和效用,并确定后续工作具体时间。 |
人事科 |
7 |
明年的校聘工作,会依据原有政策还是会出台新政策? |
将根据学校校聘整体工作统筹安排。 |
人事科 |
8 |
岗位竞聘达到年限后,还依据其他什么条件进行评审? |
工作业绩、工作经历、学院推荐都是考虑的因素。 |
人事科 |
温州大学人事处
2018年4月28日
Copyright © 2019 温州大学人事处(人才办公室)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捷点科技